这只斑海豹在北部湾近岸海域待3个月了

“哇,快看,那有一只海豹!呆萌萌的,太可爱!”“它好像一点也不怕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海豹,我要录个视频发朋友圈......”

近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地角大王宫附近海域出现了一只海豹,它悠然趴在泡沫浮板上晒太阳的样子萌萌的,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的围观和拍照。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广西海洋站)技术人员现场确认,该海豹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斑海豹,与今年6月以来发现在涠洲岛海域活动的斑海豹为同一只。目前,这只斑海豹已经在北部湾近岸海域生活超过了3个月。

图为斑海豹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围观和拍照。

图为北海市近岸海域出现的斑海豹正在泡沫浮板上晒太阳。

北部湾海域是中华白海豚、布氏鲸等珍稀海洋动物重要的繁衍场所,也是我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区域。斑海豹以及之前在防城港海域搁浅救助成功的侏儒抹香鲸等物种的出现,不断刷新北部湾海域珍稀海洋动物物种多样性记录,进一步彰显了北部湾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

近年来,广西海洋站主动谋划,积极拓展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工作,调查范围从北部湾近岸海域延伸到北部湾南部湾口及中越边境的近海海域,调查内容从常规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向鱼类、甲壳类、头足类等游泳生物以及布氏鲸、中华白海豚等物种调查拓展,从物种多样性向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和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调查、自然保护地监测,以及环境DNA等基因多样性调查拓展,旨在从大环境大生态的角度全面掌握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征、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及演变趋势,积极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

“从2021年起,我们便开始联合广西科学院、北部湾大学对北海涠洲岛附近海域的布氏鲸、钦州三娘湾—大风江海域的中华白海豚开展调查监测,通过使用无人机、专业高清影像设备对布氏鲸和白海豚进行跟踪拍摄,经分析比对,截至2023年,累计识别出布氏鲸个体60头、中华白海豚个体389头。布氏鲸、中华白海豚作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的指示物种之一,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而它们频频身于北部湾海域,充分彰显了北部湾海域良好的生态环境。”广西海洋站生态研究室主任黎明民说。

图为广西海洋站监测人员对涠洲岛布氏鲸开展调查监测。

图为广西海洋站监测人员对中华白海豚开展调查监测。

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是三大海洋典型生态系统,在近海海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是众多海洋生物觅食、繁育、避难的场所。开展三大海洋生态系统监测对保护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广西海洋站积极筹划布局,拓展生态监测项目。1999年,开始对海草床生态系统开展定期监测,2019年开始对红树林和珊瑚礁生态系统开展定期监测,全面掌握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图为海草床生态系统调查监测。

图为红树林生态系统调查监测。

图为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监测。

“根据监测结果显示,在监测区域内,2023年广西海草床、红树林、珊瑚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基本稳定,整体均为健康状态,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稳中向好。”黎明民说。

此外,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变化状况,广西海洋站还定期对三娘湾以及涠洲岛周边海域的渔业资源开展调查监测,以及北部湾海洋鱼类环境DNA监测,积极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渔业资源养护与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

图为广西海洋站监测人员开展渔业资源调查。

“作为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唯一的专业站,我们始终将保护广西海洋生物多样性作为使命和担当,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高质量推进广西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工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珍稀海洋动物在广西海域生存状况,为筑牢北部湾生态安全屏障,助力北部湾美丽海湾建设和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广西海洋站站长蓝文陆说。